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一、食堂从业人员包括采购员、饮事员、分餐员、仓库保管员及帮工等,每年必须进行健康体检,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并掌握有关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后,方可参加工作,否则不得擅自上岗操作。
二、食堂从业人员每次上岗前,必须由食堂安全管理员对其进行日常健康检查,发现有咳嗽、腹泻、发热、呕吐、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于食品安全病症的从业人员,不得让其上岗操作,如果在上岗过程中发现的,应责令其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三、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工作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制售直拉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应戴口罩,不得佩戴手表、首饰等物,男同志不留长头发、长胡须,女同志长头发应置于入帽内,不得化妆、涂指甲油。
四、食堂从业人员工作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接触食品前应先洗手,严禁在操作间内吃东西、抽烟或随地吐痰,不准边工作边挖鼻子、掏耳、剔牙、不许对着食品打喷嚏或用勺子直接尝味。
五、食堂分餐人员分餐时应戴口罩、手套,不得边分餐边收款,分餐与收款应分开进行。
六、人员健康状况应予以记录,各项记录均应有执行人员和检查人员的签名。
食品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一、学院后勤处应制订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参加各种上岗前及在职培训。
二、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应针对每个食品加工操作岗位分别进行,内容应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各岗位加工操作规程等。
三、新上岗食品从业人员必须经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食堂安全检查员必须经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培训合格后上岗。
四、应加强对学生饮食安全教育,进行科学引导,劝阻学生不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
五、每次培训应做好培训记录,各项记录均应有执行人员和检查人员的签名。
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为切实搞好学院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从源头防止食物中毒,为学院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特制定本检查制度。
一、学院食堂、饮食店食品安全检查要求:
(一)必须具备的条件:
1.食品加工人员必备的卫生条件:从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有健康证,并随时保持个人衣帽、仪表整洁。
2.操作间必备的卫生条件:设施布局合理,生熟分开,标志明显,餐具存放整齐、密闭保存,制做凉莱符合规范要求。
3.食品采购、贮存必备的卫生条件:采购食品符合卫生标准,有检验证明,有冷藏冷冻设施,每个经营户必须有冰箱或冰柜一台,库房整洁通风,防鼠设施齐全,原料摆放整齐,标志明显,物品分类分架存放。
4.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符合规定:使用的原材料及添加剂符合卫生要求,定型包装食品有厂名、品名、厂址、生产日期、保存期,无超过保存期或腐败变质食品;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容器、用具,分开使用,定位保洁。
5.餐具消毒:消毒设施必须监测合格、符合要求,并正常运转,有专人负责餐饮具消毒并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6.环境卫生:环境整洁卫生,有防鼠、防蝇、防尘设施。
7.餐厅卫生:餐厅店堂整洁卫生,摆台餐具符合卫生要求;顾客自取味料符合卫生要求;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有专用工具。
8.安全管理制度:有餐饮许可证并进行年审,有专人分管食品安全工作,并经常检查有记录,对从业人员定期培训。
(二)加工过程的安全要求:
1.严格杜绝用腐败变质及其它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食品及其原料加工食品的行为。
2.粗加工过程中动物性食品与植物性食品必须分开存放。
3.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不得混用,保持清洁;加工后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存放符合安全要求,防止交叉污染。
4.食物没有烧熟煮透不得食用,隔餐隔夜的熟制品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加热不彻底的严禁食用。
5.不得出售感观异常或变质食物。
二、学院副食品店食品安全检查要求:
1.经营户必须持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培训合格证。
2.定型包装食品必须索证。
3.食品陈列与销售符合安全要求,离墙、离地面15公分。
4.三防措施及废弃物存放符合规定,不污染环境和食品。
5.不得经营过期变质及三无食品(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限的食品)。
6.定型包装食品不得拆散销售。
食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坚持安全生产的岗前教育,对新员工和操作新设备的人员,必须组织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知识后才能上岗;食堂管理负责人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知识教育,注意检查不安全因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向上级反映。
二、食堂内地面要经常保持干净,做到无油腻;员工上班时严禁穿拖鞋、高跟鞋及硬底和带钉皮鞋;严禁在食堂内吸烟和打闹,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三、食堂内所安装的各种电器线路设施等均不得故意破坏,如遇有损坏的,应立即报告电工维修,严禁用手或导电物体自行修理电器、线路等,以防触电伤人。
四、操作油锅时,应掌握好火候,高油温时应由专人看守,防止油温过高引起燃烧而发生火灾和烫伤事故,操作油锅时,禁止穿背心和短裤。
五、使用蒸汽设备时,开启阀门不宜过大,防止蒸汽烫伤事故的发生;蒸馒头时,先将蒸笼装好后再开启开关,蒸笼禁止重叠过高;使用蒸汽要由专人操作。
六、使用各种机具设备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者在开机前必须把衣袖、围裙卷捆好,操作时精力集中,不得在机器旁边开玩笑、打闹,禁止将手或其他物件伸到机器的运转部位,严防各种意外事故和机器事故的发生。
七、下班后食堂要有人值班,防止盗窃事故的发生;食堂安全、综合治理等工作,由食堂主要负责人主管,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主管负责人要经常检查本职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和综合治理工作,如发现事故隐患情况不汇报者,应追究其行政责任和相关的经济责任。
学生食堂与学生用餐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给师生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特制定以下安全管理制度。
一、食堂安全监督员负责对餐厅及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饭菜卫生的监督和管理。
二、餐厅内桌、椅、台随时保持清洁,地面每天用拖布清洗,保持清洁。
三、废弃物至少每天清除1次,清除后的容器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四、师生用餐后应及时将餐具轻轻放入指定餐车,由卫生员清除残渣,并统一送入洗消处。
五、餐厅每天进行大扫除,环境卫生每天清扫。
食品安全“五、四制”
一、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
1.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
2.保管验收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
3.加工人员(厨师)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
4.营业员(服务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
(零售单位:不收进腐烂变质食品;不出售腐烂变质食品;不用手拿食品;不用废纸、污物包装食品)。
二、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
1.生与熟隔离;
2.成品与半成品隔离;
3.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
4.食品与天然冰隔离。
三、食(用)